古人如何过七夕?背后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吗?(细解)
1、七夕乞巧节
七夕,原名为乞巧节。七夕乞巧,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,东晋葛洪的《四京杂记》有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”的记载,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,慢慢融入到了七夕这个节日当中。在古代神话中,织女是仙界的巧妇,能织出巧夺天工的锦绣,是世间女子向往的榜样。
所以后世的女性,便在七夕这一天的晚上,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。这才是七夕节最初的面貌。由此,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,并衍生出五花八门的乞巧风俗。
长安城中月如练,家家此夜持针线。仙裙玉佩空自知,天上人间不相见。
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《七夕》,就再现了都城长安七夕之夜的盛景。七夕乞巧,最常见的形式是穿针乞巧。五代时期的王仁裕,在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中说:
“七夕,宫中以锦结成楼殿,高百尺,上可以胜数十人,陈以瓜果酒炙,设坐具,以祀牛女二星。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,过者为得巧之侯。动清商之曲,宴乐达旦。土民之家皆效之。”
除了穿针乞巧,明清时期还流行“丢巧针”的游戏。明代沈榜曾在《宛署杂记》中详细描述“丢巧针”的玩法:
“燕都女子,七日,以碗水曝日中,各投小针,浮之水面,徐视水底日影。或散如花,动如云,细如线,粗如椎,因以卜女之巧。”2、七夕晒书节
七夕,当然不会只是一场女性的狂欢。还有记载说“七夕”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。从历史文献上看,至少在三四千年前,随着天文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,有关牵牛星、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。
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组代表方位的星宿,合称二十八宿,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,可供夜间辨别方向。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,又称魁首。
后来,有了科举制度,中状元叫“大魁天下士”,读书人把七夕叫“魁星节”,又称“晒书节”,保持了七夕最早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。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,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例行祭拜魁星,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。有些读书人还会在这一天晒书,来展示自己的满腹才华。
关于古人晒书,有一段故事。某日,苏东坡饭罢,敞着肚皮躺在院落中。他环顾身旁的侍女问:“我肚中何物?”一女说是文章,东坡不以为然。又有一女说是智慧与见识,东坡以为并不恰切。
此时被苏东坡视为知音的王朝云说:“学士所晒,是一肚不合时宜。”刘义庆在《世说新语》中记载了一个晒书的故事:七月七日人人晒书,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。
人家问他为什么,他回答说“我晒书”。晒肚皮就是晒书,短短几十个字就写出了郝隆的书生意气。
汉代崔寔《四民月令》中,最早记载了七月七日晒经书而不蠹(dù)的习俗。明朝陶宗仪有诗《七夕次万山韵》:“曝书偶忘今朝是,乞巧欣逢此夕临。”
清朝乾隆皇帝有诗道:“正当复七日,……曦朗曝书宜。”可见,七夕晒书,是很普及的民间习俗。
3、七夕情人节
七夕和爱情产生关系,是发生在唐代的事情。大诗人白居易写下《长恨歌》之后,迅速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。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,一时风行成为年度热词。
自此以后,少女少妇们每逢七夕夜,便开始盛装打扮,纷纷在月下秉烛焚香。除了向织女祈愿心灵手巧外,还期盼遇见一世良缘,或者许愿婚姻美满。
到了宋代,大词人秦观的一首《鹊桥仙》,才算是把爱情和七夕彻底绑在了一起。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渡。
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
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时至今日,现代人只知“中式情人节”,不知乞巧节和拜魁星为何物了。
多少传统文化的精髓,都像七夕风俗一样,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淹没。相信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,对七夕节日有了更多的了解,希望我们都可以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了解我们自身的风俗习惯,并且无论任何节日,都可以活的更加有仪式感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