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怎么样防秋燥秋冻?2020年庚子年寒露节气注意事项!
来源:万湖网 作者:justice 时间:2021-06-18 10:11:38
农谚道:“吃了寒露饭,单衣汉少见。过了寒露,天气由凉转寒,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。常言道:“寒露脚不露。”这就是告诫人们秋冬转换之际,特别要注重保暖,及时增减衣服,以防寒邪入侵,尤其不要赤脚。那么寒露怎么防秋燥秋冻?2020年寒露节气有什么注意事项呢?农历八月一到,秋意就更浓了,对于重视传统文化的人来说,2020年农历八月日子如何呢?到万湖 网看更详细的介绍吧。
寒露如何防秋燥伤津?
秋分时气候干燥,燥邪易伤肺,易出现皮肤和口唇干裂,口干咽燥,大便干结,咳嗽少痰等症状。在饮食上除了要多饮水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外,还应多食有润肺生津、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,如梨、荸荠、甘蔗等。秋季降“火”要注意分清部位,这样才能保证效果。一般来说中医按人体的三焦把“火”分为三类:
01上焦火中医将头昏、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“上焦火”。推荐食用百合枸杞绿豆汤。
“百合枸杞绿豆汤”有滋阴、降心火的功效。原料:枸杞20克,干百合20克,绿豆20克。白糖适量。
做法:将洗好的百合、枸杞子与绿豆放入锅中,加5碗水用旺火烧开,小火煮至绿豆开花、百合酥软,加入白糖调味,熄火焖5分钟即可。02中焦火
中医将烦热口渴、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“中焦火”。推荐食用黄瓜粥。“黄瓜粥”有防治胃火、肝火旺盛等导致的口臭等症状的功效。
原料:黄瓜50克,大米100克。做法:黄瓜去皮切片,与大米同煮粥,随餐服食。
03下焦火中医将便秘、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“下焦火”。推荐方法按揉两穴位。
除了食疗降“火”,推拿穴位也能“降火”。这里为大家介绍两个穴位,有助于对付大家经常忽视的“下焦火”,比如因为水分少导致的“大肠火”诱发的便秘、小便偏黄等病症。第一个是照海穴。位于足内侧,内踝尖下方凹陷处。按压时,感到酸、麻、胀就可以。时间不宜太长,5—10分钟即可。
第二个是涌泉穴。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,位于脚掌前部三分之一处(不算脚趾),脚缘两侧连线的正中间。将拇指放在穴位上,用较强的气力揉20—30次,然后换脚施行。晨起和睡前按摩较好。寒露如何防秋冻伤身?
1.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,顺应节气,分时调养,确保健康。
2.适时添衣寒露过后,天气寒冷。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弱的,要注意防寒保暖,防止“冻”出病来!
3.足部保暖常言道“寒露脚不露”。不要经常赤膊露身,以防凉气侵入体内,每天热水泡脚,使足部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