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解六十甲子与组合原则(细解)
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互相组合,其最小公倍数就是60。因此六十个干支组合,便称为六十甲子,又称六十花甲,主要用于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。这种独特的干支历法,就是黄历。由于古人运用六十甲子纪年,其后也演变出六十太岁星君,每年均由一位星君值年。
六十甲子的组合原则
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,按其阴阳所属,以阳干配阳支,阴干配阴支,互相组合成为六十甲子。其法如下:
天干从甲开始,顺序排列。当十个天干都排完之后,就回到甲重新排一次。
地支从子开始,顺序排列。当十二个地支都排完之后,就回到子重新排一次。
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
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
如是者,十个天干经过六次重复排列,同时十二个地支经过五次重复排列之后,天干和地支都会一起回到甲和子而重新开始。因此,干支的一个循环里面,就有六十个不同组合。这就是六十甲子,或称六十花甲。人们常说花甲老翁,就是指已经满了六十岁的人。
六十甲子表
甲子 |
甲戌 |
甲申 |
甲午 |
甲辰 |
甲寅 |
乙丑 |
乙亥 |
乙酉 |
乙未 |
乙巳 |
乙卯 |
丙寅 |
丙子 |
丙戌 |
丙申 |
丙午 |
丙辰 |
丁卯 |
丁丑 |
丁亥 |
丁酉 |
丁未 |
丁巳 |
戊辰 |
戊寅 |
戊子 |
戊戌 |
戊甲 |
戊午 |
己巳 |
己卯 |
己丑 |
己亥 |
己酉 |
己未 |
庚午 |
庚辰 |
庚寅 |
庚子 |
庚戌 |
庚申 |
辛未 |
辛巳 |
辛卯 |
辛丑 |
辛亥 |
辛酉 |
壬申 |
壬午 |
壬辰 |
壬寅 |
壬子 |
壬戌 |
癸酉 |
癸未 |
癸巳 |
癸卯 |
癸丑 |
癸亥 |
黄历的历法
六十甲子出现以后,最先被应用到的是纪日。根据甲骨文的考古资料当中,从殷商时代起,已经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周期表,并有用甲子记录日期和事件的证明。其次,在《史记》对武王伐纠的记录中,亦有「甲子日纣兵败」的记录。这说明从殷商时代起,六十甲子的确被用于纪日。而连续纪日的记录,有学者认为不迟于春秋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,亦有学者认为可上推至周幽王元年十月辛卯日开始。先不管那个说法是正确,但可以肯定的是,运用六十甲子而连续纪日的记录,至少超过2600年的历史。
至于运用六十甲子纪月,则始于西汉太初元年所颁布的太初历。而运用六十甲子纪年,有资籵显示在太初历颁布前已经在民间使用。但作为朝庭所颁布的历法,则始于东汉汉章帝元和二年的四分历。
六十甲子纪时的出现时间,已无可考据。然而根据《周脾算经》,就已经有把一日分成十二个时辰的描述。虽然这并非完整的六十甲子纪时的记录,然而却可以证实六十甲子纪时必定出现在《周脾算经》的成书年代至到唐朝李虚中以四柱论命的时期之间。
黄历的排列方法
我们已经知道古人运用「六十甲子」去记录年份、月份、日子及时辰。以1984年是甲子年为例,到了1985年就是乙丑年,如此类推。基于「六十甲子」会重复使用,所以六十年就有一个循环,亦即2044年就是下一个甲子年。如下图所示:
甲子 |
24年、84年 |
甲戌 |
34年、94年 |
甲申 |
44年、2004年 |
甲午 |
54年、2014年 |
甲辰 |
64年、2024年 |
甲寅 |
74年、2034年 |
乙丑 |
25年、85年 |
乙亥 |
35年、95年 |
乙酉 |
45年、2005年 |
乙未 |
55年、2015年 |
乙巳 |
65年、2025年 |
乙卯 |
75年、2035年 |
丙寅 |
26年、86年 |
丙子 |
36年、96年 |
丙戌 |
46年、2006年 |
丙申 |
56年、2016年 |
丙午 |
66年、2026年 |
丙辰 |
76年、2036年 |
丁卯 |
27年、87年 |
丁丑 |
37年、97年 |
丁亥 |
47年、2007年 |
丁酉 |
57年、2017年 |
丁未 |
67年、2027年 |
丁巳 |
77年、2037年 |
戊辰 |
28年、88年 |
戊寅 |
38年、98年 |
戊子 |
48年、2008年 |
戊戌 |
58年、2018年 |
戊甲 |
68年、2028年 |
戊午 |
78年、2038年 |
己巳 |
29年、89年 |
己卯 |
39年、99年 |
己丑 |
49年、2009年 |
己亥 |
59年、2019年 |
己酉 |
69年、2029年 |
己未 |
79年、2039年 |
庚午 |
30年、90年 |
庚辰 |
40年、2000年 |
庚寅 |
50年、2010年 |
庚子 |
60年、2020年 |
庚戌 |
70年、2030年 |
庚申 |
80年、2040年 |
辛未 |
31年、91年 |
辛巳 |
41年、2001年 |
辛卯 |
51年、2011年 |
辛丑 |
61年、2021年 |
辛亥 |
71年、2031年 |
辛酉 |
81年、2041年 |
壬申 |
32年、92年 |
壬午 |
42年、2002年 |
壬辰 |
52年、2012年 |
壬寅 |
62年、2022年 |
壬子 |
72年、2032年 |
壬戌 |
82年、2042年 |
癸酉 |
33年、93年 |
癸未 |
43年、2003年 |
癸巳 |
53年、2013年 |
癸卯 |
63年、2023年 |
癸丑 |
73年、2033年 |
癸亥 |
83年、2043年 |
除了年份是如此排列之外,月、日、时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而中国的一个时辰,相等如现代的两个小时。因此,黄历就会每两个小时出现一次变化,变化原则都是按照六十甲子的次序,一直顺排。
举例说:2000年1月1日11:00是:
已 丙 戊 戊
卯 子 午 午
两个小时之后,亦即2000年1月1日13:00就会变成:
已 丙 戊 己
卯 子 午 未
再下一个时辰15:00就会变成:
已 丙 戊 庚
卯 子 午 申
同样道理,如果2000年1月1日是戊午日,1月2日就会变成己未日。一直顺排到2月,月柱就会从丙子月变成丁丑月了。
五虎遁月
不论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,六十甲子都是以六十数为一个循环单位。因此,纪年则六十年循环一次,纪月则六十月相等如五年循环一次;同理,纪日为六十日一个循环,而纪时则是六十时即五日为一个循环。
由于纪月的六十甲子,每五年会重复一个循环,因此第一年甲年,和第六年己年,当中的月份干支排列是一样的;而第二年乙年,和第七年庚年,当中的月份干支排列也是一样的。详列如下:
月份/年份 |
甲己年 |
乙庚年 |
丙辛年 |
丁壬年 |
戊癸年 |
一月 |
丙寅 |
戊寅 |
庚寅 |
壬寅 |
甲寅 |
二月 |
丁卯 |
己卯 |
辛卯 |
癸卯 |
乙卯 |
三月 |
戊辰 |
庚辰 |
壬辰 |
甲辰 |
丙辰 |
四月 |
己巳 |
辛巳 |
癸巳 |
乙巳 |
丁巳 |
五月 |
庚午 |
壬午 |
甲午 |
丙午 |
戊午 |
六月 |
辛未 |
癸未 |
乙未 |
丁未 |
己未 |
七月 |
壬申 |
甲申 |
丙申 |
戊申 |
庚申 |
八月 |
癸酉 |
乙酉 |
丁酉 |
己酉 |
辛酉 |
九月 |
甲戌 |
丙戌 |
戊戌 |
庚戌 |
壬戌 |
十月 |
乙亥 |
丁亥 |
己亥 |
辛亥 |
癸亥 |
十一月 |
丙子 |
戊子 |
庚子 |
壬子 |
甲子 |
十二月 |
丁丑 |
己丑 |
辛丑 |
癸丑 |
乙丑 |
由此可以知道,逢甲年和己年,寅月的天干必定是丙;逢乙年和庚年,寅月的天干必定是戊。如此类推。因此,古人为了方便记忆,就造了一首歌诀,以寅的生肖属虎,便称为五虎遁:
甲己之年丙作首
乙庚之岁戊为头
丙辛之岁寻庚上
丁壬壬位顺行流
若言戊癸何方发
甲寅之上好追求
熟记此歌诀,即可以凭年干推出当年寅月的天干,并以寅月天干顺数此所需查考的月份,即可求得当月的干支。
五鼠遁时
日时的关系和年月的关系相同,月份的干支逢六十月即五年为一个偱环,而时辰的干支则逢六十时即五日为一个循环。而当中的分别在于,年以寅月为首,日则以子时为首。详列如下:
时辰 |
点钟 |
甲己日 |
乙庚日 |
丙辛日 |
丁壬日 |
戊癸日 |
子时 |
零至一 |
甲子 |
丙子 |
戊子 |
庚子 |
壬子 |
丑时 |
一至三 |
乙丑 |
丁丑 |
己丑 |
辛丑 |
癸丑 |
寅时 |
三至五 |
丙寅 |
戊寅 |
庚寅 |
壬寅 |
甲寅 |
卯时 |
五至七 |
丁卯 |
己卯 |
辛卯 |
癸卯 |
乙卯 |
辰时 |
七至九 |
戊辰 |
庚辰 |
壬辰 |
甲辰 |
丙辰 |
巳时 |
九至十一 |
己巳 |
辛巳 |
癸巳 |
乙巳 |
丁巳 |
午时 |
十一至十三 |
庚午 |
壬午 |
甲午 |
丙午 |
戊午 |
未时 |
十三至十五 |
辛未 |
癸未 |
乙未 |
丁未 |
己未 |
申时 |
十五至十七 |
壬申 |
甲申 |
丙申 |
戊申 |
庚申 |
酉时 |
十七至十九 |
癸酉 |
乙酉 |
丁酉 |
己酉 |
辛酉 |
戌时 |
十九至廿一 |
甲戌 |
丙戌 |
戊戌 |
庚戌 |
壬戌 |
亥时 |
廿一至廿三 |
乙亥 |
丁亥 |
己亥 |
辛亥 |
癸亥 |
夜子时 |
廿三至零 |
丙子 |
戊子 |
庚子 |
壬子 |
甲子 |
从上可知,逢甲日和己日,子时的天干都是甲;逢乙日和庚日,子时的天干都是丙。为此,古人亦造了五鼠遁歌诀以便记忆,取其子时属鼠之义:
甲己还加甲
乙庚丙作初
丙辛从戊起
丁壬庚子居
戊癸何方发
壬子是真途
八字的组合
六十甲子之中,有甲子、甲寅、甲辰、甲午、甲申、甲戌,这称为「六甲」。只要年柱天干相同,当年的月份干支也会一样。因此,在「六甲」之中,年月柱的组合便是6x12=72个。而天干总共有10个,因此所有年柱和月柱的组合便是72x10=720个。至于日柱和时柱,由于五虎遁和五鼠遁的结构都一样,所以日柱和时柱的所有组合亦是720个。
从以上公式可以得知,假若不理会阳男阴女顺行、阴男阳女逆行的排大运方式,八字的所有组合就是720x720=518400个。如果计算大运的顺逆,就把518400x2=1036800。
在宋代之前,并未有早夜子之分,这从五鼠遁歌诀里已经可以知道。现代人受了西方科学的影响,以正子时作为换日点,于是出现了13个时辰。因此如果根据这个结构,以上的算式还须要再修正一下。